摘要:試驗考察了三丁酸甘油酯對21日齡斷奶仔豬的應用效果。試驗選用來源一致和體重相近的杜長大斷奶仔豬144頭,隨機分為三個處理組,每組設4個重復(欄),分別飼喂基礎日糧(對照組),在基礎日糧中分別添加了0.08%和0.15%的三丁酸甘油酯的日糧(試驗Ⅰ組、試驗Ⅱ組)日糧。試驗期28天。試驗結束后每個重復選擇體重一致的仔豬前腔靜脈采血并屠宰取腸道,觀測腸道結構。結果表明:(1)對生長性能的影響。與對照組相比,整個試驗期間,添加0.08%三丁酸甘油酯可以改善日增重5.79%,降低料肉比3.31%,減少腹瀉發生率32.48%(P<0.05);添加0.15%三丁酸甘油酯可以顯著提高平均日增重10.24%(P<0.05),顯著降低料肉比6.62%(P<0.05),顯著減少仔豬腹瀉發生率49.36%(P<0.05)。(2)對腸道結構的影響。十二指腸段,與對照組相比添加0.15%三丁酸甘油酯可顯著提高絨毛高度16.20%(P<0.05),絨毛高度/隱窩深度比值顯著提高23.36%(P<0.05)??漳c段,與對照組相比,添加0.08%、0.15%三丁酸甘油酯絨毛高度分別提高9.84%(P<0.05)和18.89(P<0.05),隱窩深度分別降低7.96%(P<0.05)和8.49%,絨毛高度/隱窩深度比值分別提高19.85(P<0.05)和30.15%(P<0.05)。與添加0.08%三丁酸甘油酯相比,添加0.15%三丁酸甘油酯絨毛高度顯著增加8.24%(P<0.05)?;啬c段,與對照組相比,添加0.08%、0.15%三丁酸甘油酯絨毛高度分別顯著增加11.68%(P<0.05)和20.63%(P<0.05),隱窩深度分別顯著降低10.16%(P<0.05)和9.96%(P<0.05),絨毛高度/隱窩深度比值分別顯著提高23.88%(P<0.05)和33.58%(P<0.05)。與添加0.08%三丁酸甘油酯相比,添加0.15%三丁酸甘油酯絨毛高度顯著增加8.02%(P<0.05)。(3)對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與對照組相比,兩試驗組尿素氮、總蛋白、球蛋白均有所提高,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有所降低,但均未達到顯著性水平。
關鍵詞:三丁酸甘油酯;斷奶仔豬;生長性能;腹瀉率;腸道結構
動物體腸道發育及腸道健康對動物體生長性能的重要性已經逐步被人們所認識?,F代營養生理學研究表明,腸粘膜的發育與成熟狀況是制約幼畜快速生長的關鍵因素。三丁酸甘油酯能快速為腸黏膜細胞提供能量,促進腸黏膜的發育與成熟,修復各種應激引起的腸黏膜損傷,進而可以改善動物腸道健康、控制腹瀉及提高生產性能。本試驗以斷奶仔豬為試驗對象,目的為驗證三丁酸甘油酯的功效,為合理使用三丁酸甘油酯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三丁酸甘油酯由武漢泛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含量≥45%。
1.2 試驗動物及飼養管理
試驗選用21d一次性斷奶、體重相近的杜洛克×長白×大約克三元雜種仔豬144頭,按照體重、性別一致性原則隨機分為三組,即對照組、試驗Ⅰ組和試驗Ⅱ組,每組四個重復,每個重復12頭仔豬。斷奶前進行3d預試,斷奶后轉入保育舍。
試驗在武漢市某畜牧有限公司進行,試驗管理按豬場常規管理進行,豬舍內氣溫20~30℃,欄舍采用漏縫地板,豬只自由采食,自由飲水,每天清洗豬欄一次,豬舍每周噴霧消毒1次,日常觀察試驗豬只生長、采食、糞便情況,準確記錄投料量、舍溫、腹瀉情況。
1.3 試驗日糧
對照組為基礎日糧,試驗組日糧在基礎日糧中分別添加0.08%、0.15%的三丁酸甘油酯。為保證日糧的平衡性,用玉米淀粉填充。對照組日糧配方和營養成分見表1。
表1 日糧組成和營養水平
日糧組成 |
營養水平 |
||
玉米 |
52.16 |
豬消化能Mcal/kg |
3.45 |
去皮豆粕 |
12 |
粗蛋白 % |
20.5 |
代乳粉 |
8 |
賴氨酸 % |
1.4 |
膨化大豆 |
8 |
蛋+胱氨酸% |
0.98 |
葡萄糖 |
5 |
蘇氨酸 % |
0.98 |
蒸汽魚粉 |
5 |
色氨酸 % |
0.23 |
大豆濃縮蛋白 |
4 |
有效磷 % |
0.46 |
植物油 |
0.96 |
鈣 % |
0.74 |
磷酸氫鈣 |
0.89 |
鹽% |
0.65 |
石粉 |
0.4 |
|
|
預混料 |
2 |
|
|
酸化劑 |
0.3 |
|
|
鹽 |
0.45 |
|
|
賴氨酸 |
0.2 |
|
|
蛋氨酸 |
0.3 |
|
|
蘇氨酸 |
0.19 |
|
|
防霉劑 |
0.15 |
|
|
日糧組成
營養水平
玉米
52.16
豬消化能Mcal/kg
3.45
去皮豆粕
12
粗蛋白 %
20.5
代乳粉
賴氨酸 %
1.4
膨化大豆
蛋+胱氨酸%
0.98
葡萄糖
蘇氨酸 %
0.98
蒸汽魚粉
色氨酸 %
0.23
大豆濃縮蛋白
有效磷 %
0.46
植物油
0.96
鈣 %
0.74
磷酸氫鈣
0.89
鹽%
0.65
石粉
0.4
預混料
酸化劑
0.3
0.45
賴氨酸
0.2
蛋氨酸
0.3
蘇氨酸
0.19
防霉劑
0.15
1.4測定指標及方法
1.4.1生長性能
試驗期間,觀察每天仔豬健康狀況,統計每天仔豬的采食量和糞便情況(以糞便不成形,且在肛門處可見明顯的干糞或稀糞黏附為腹瀉)。在試驗的第14、28日晚8點停止喂料,并于次日早上5點斷水,早上8點空腹稱重,計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和腹瀉率,計算方法如下:
平均日增重(ADG)=各組試驗期總增重/(每期天數×各組飼養頭數)
平均日采食量(ADFI)=各組試驗期總采食量/(每期天數×各組飼養頭數)
料重比(F/G)=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
腹瀉率=(x1f1+x2f2+…xifi)/(n×各組飼養頭數)
其中:xi表示腹瀉頭數,fi表示腹瀉天數,即在飼養期間內有xi頭豬腹瀉了fi天,n= f1+ f2+…fi
1.4.2 腸道結構
生長試驗結束時,每個處理組各選擇一頭體重接近的豬,剖開腹腔,取出小腸,分離出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在十二指腸遠端、空腸中端和回腸中端分別截取5cm腸段。
腸段經冰凍生理鹽水輕輕沖洗后用濾紙吸干水分,浸入到10%的中性福爾馬林溶液中固定,72小時后取出。將固定的樣本經沖洗、脫水、透明、浸蠟、包埋等處理后切片,每段縱切各6張,厚度為5µm,蘇木精-伊紅染色,中性樹膠封固。
參照Frankel等的方法觀察測定,每張切片選取10根最長,且走向平直、伸展良好的絨毛,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圖文分析系統作定量分析,測量其絨毛高度及與之相連的隱窩深度,并計算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之比值(VH /CD,VCR)。各指標取平均數作為測定數據。
絨毛高度(VH):從絨毛頂段至隱窩開口處的垂直距離
隱窩深度(CD):從隱窩開口至隱窩基部的垂直距離
1.4.3血液生化指標
生長試驗結束末清晨,空腹稱重后每處理組隨機選取4頭(每欄1頭),前腔靜脈采血10ml,靜置15min,3000r/min離心10min,分離血清,-20℃保存待測。樣品送至武漢市第七醫院,采用日立7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下列指標:
(1) 尿素氮(BUN):紫外酶法;
(2) 總蛋白(TP):雙縮脲法;
(3) 球蛋白(GLO):溴甲酚綠法;
(4) 谷丙轉氨酶(ALT):酶連續測定法;
(5) 谷草轉氨酶(AST):酶連續測定法;
(6) 堿性磷酸酶(AKP):酶連續測定法。
1.5數據處理
試驗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 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和統計,先對數據作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 ) ,若處理間差異顯著,再用 Duncan’ s 作多重比較, 顯著性水平為P<0.05。
2 結果與分析
2.1三丁酸甘油酯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結果見表2。
表2 三丁酸甘油酯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
對照組 |
試驗Ⅰ組 |
試驗Ⅱ組 |
斷奶后1~14天 |
|
|
|
初始重(kg) |
6.32 ±0.42 |
6.31±0.38 |
6.31±0.41 |
末重(kg) |
9.16±0.38 |
9.23±0.29 |
9.36±0.22 |
ADG (g/d) |
202.86±12.37 |
208.57±13.77 |
217.21±13.10 |
ADFI (g/d) |
271.83±6.29 |
273.22±7.12 |
278.02±8.84 |
F/G |
1.34±0.16 |
1.31±0.15 |
1.28±0.18 |
腹瀉率(%) |
8.62±0.96b |
7.23±0.65ab |
6.01±0.72a |
斷奶后15~28天 |
|
|
|
末重(kg) |
14.23±0.63 |
14.67±0.56 |
15.03.±0. 57 |
ADG (g/d) |
362.21±13.36 b |
388.58±12.23ab |
405.21±14.91a |
ADFI (g/d) |
579.53±16.78 |
598.41±18.42 |
599.71±20.74 |
F/G |
1.60±0.03 b |
1.54±0.04ab |
1.48±0.04 a |
腹瀉率(%) |
3.95±0.55Bb |
2.12±0.48ABa |
1.02±0.53Aa |
斷奶后1~28天 |
|
|
|
ADG (g/d) |
282.50±5.37b |
298.86±4.63ab |
311.42±3.25a |
ADFI (g/d) |
425.68±8.64 |
435.82±10.34 |
438.87±12.70 |
F/G |
1.51±0.09 b |
1.46±0.08ab |
1.41±0.08a |
腹瀉率(%) |
5.45±0.78b |
3.68±0.67a |
2.76±0.63a |
對照組
試驗Ⅰ組
試驗Ⅱ組
斷奶后1~14天
初始重(kg)
6.32 ±0.42
6.31±0.38
6.31±0.41
末重(kg)
9.16±0.38
9.23±0.29
9.36±0.22
ADG (g/d)
202.86±12.37
208.57±13.77
217.21±13.10
ADFI (g/d)
271.83±6.29
273.22±7.12
278.02±8.84
F/G
1.34±0.16
1.31±0.15
1.28±0.18
腹瀉率(%)
8.62±0.96b
7.23±0.65ab
6.01±0.72a
斷奶后15~28天
末重(kg)
14.23±0.63
14.67±0.56
15.03.±0. 57
ADG (g/d)
362.21±13.36 b
388.58±12.23ab
405.21±14.91a
ADFI (g/d)
579.53±16.78
598.41±18.42
599.71±20.74
F/G
1.60±0.03 b
1.54±0.04ab
1.48±0.04 a
腹瀉率(%)
3.95±0.55Bb
2.12±0.48ABa
1.02±0.53Aa
斷奶后1~28天
ADG (g/d)
282.50±5.37b
298.86±4.63ab
311.42±3.25a
ADFI (g/d)
425.68±8.64
435.82±10.34
438.87±12.70
F/G
1.51±0.09 b
1.46±0.08ab
1.41±0.08a
腹瀉率(%)
5.45±0.78b
3.68±0.67a
2.76±0.63a
注:同行數據肩注標注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差異極顯著(P<0.01),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 05="" p="">0.05)。
由表2可知,斷奶后1~14天內,添加0.08%三丁酸甘油酯可以提高平均日增重2.81%,對平均日采食量影響不明顯,對料肉比影響不明顯,減少腹瀉發生率16.13%,但是各組數據差異不顯著(P>0.05);添加0.15%三丁酸甘油酯可提高平均日增重7.07%,對平均日采食量影響不明顯,降低料肉比4.48%,減少腹瀉發生率30.28%(P<0.05)。
由表2可知,在斷奶后第15~28天,添加0.08%三丁酸甘油酯與對照組相比提高平均日增重7.28%,采食量增加3.26%,降低料肉比3.75%,顯著減少腹瀉率46.33%(P<0.05);添加0.15%三丁酸甘油酯與對照組相比顯著提高平均日增重11.87%(P<0.05),平均采食量增加3.48%,料肉比顯著降低7.50%(P<0.05),極顯著減少腹瀉率74.18%(P<0.01)。
由表2可知,從整個試驗期間的統計來看,添加0.08%三丁酸甘油酯可以改善日增重5.79%,降低料肉比3.31%,減少腹瀉發生率32.48%(P<0.05);添加0.15%三丁酸甘油酯可以顯著提高平均日增重10.24%(P<0.05),顯著降低料肉比6.62%(P<0.05),顯著減少仔豬腹瀉發生率49.36%(P<0.05)。
2.2三丁酸甘油酯對斷奶仔豬腸道結構的影響
結果見表3。
表3 28天試驗結束時三丁酸甘油酯對斷奶仔豬腸道結構的影響
指 標 |
對照組 |
試驗Ⅰ組 |
試驗Ⅱ組 |
十二指腸 |
|
|
|
VH(μm) |
306.67±7.63b |
327.34±6.96ab |
356.35±7.26a |
CD(μm) |
224.42±5.43 |
212.15±5.21 |
210.85±4.97 |
VCR |
1.37±0.35b |
1.54±0.37ab |
1.69±0.31a |
空腸 |
|
|
|
VH(μm) |
301.51±6.14c |
331.18±6.72b |
358.47±5.97a |
CD(μm) |
221.35±5.34b |
203.73±4.98a |
202.56±5.12a |
VCR |
1.36±0.38b |
1.63±0.34a |
1.77±0.36a |
回腸 |
|
|
|
VH(μm) |
298.67±6.25c |
333.54±6.71b |
360.29±6.29a |
CD(μm) |
223.69±5.78b |
200.96±5.12a |
201.42±5.65a |
VCR |
1.34±0.39b |
1.66±0.31a |
1.79±0.33a |
指 標
對照組
試驗Ⅰ組
試驗Ⅱ組
十二指腸
VH(μm)
306.67±7.63b
327.34±6.96ab
356.35±7.26a
CD(μm)
224.42±5.43
212.15±5.21
210.85±4.97
VCR
1.37±0.35b
1.54±0.37ab
1.69±0.31a
空腸
VH(μm)
301.51±6.14c
331.18±6.72b
358.47±5.97a
CD(μm)
221.35±5.34b
203.73±4.98a
202.56±5.12a
VCR
1.36±0.38b
1.63±0.34a
1.77±0.36a
回腸
VH(μm)
298.67±6.25c
333.54±6.71b
360.29±6.29a
CD(μm)
223.69±5.78b
200.96±5.12a
201.42±5.65a
VCR
1.34±0.39b
1.66±0.31a
1.79±0.33a
注:同行數據肩注標注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 05="" p="">0.05)。
由表3可知,十二指腸段,與對照組相比,添加0.08%三丁酸甘油酯各組數據差異不顯著;與對照組相比,添加0.15%三丁酸甘油酯可顯著提高絨毛高度16.20%(P<0.05),絨毛高度/隱窩深度比值顯著提高23.36%(P<0.05)。
空腸段,與對照組相比,添加0.08%、0.15%三丁酸甘油酯絨毛高度分別提高9.84%(P<0.05)和18.89(P<0.05),隱窩深度分別降低7.96%(P<0.05)和8.49%,絨毛高度/隱窩深度比值分別提高19.85(P<0.05)和30.15%(P<0.05)。與添加0.08%三丁酸甘油酯相比,添加0.15%三丁酸甘油酯絨毛高度顯著增加8.24%(P<0.05)。
回腸段,與對照組相比,添加0.08%、0.15%三丁酸甘油酯絨毛高度分別顯著增加11.68%(P<0.05)和20.63%(P<0.05),隱窩深度分別顯著降低10.16%(P<0.05)和9.96%(P<0.05),絨毛高度/隱窩深度比值分別顯著提高23.88%(P<0.05)和33.58%(P<0.05)。與添加0.08%三丁酸甘油酯相比,添加0.15%三丁酸甘油酯絨毛高度顯著增加8.02%(P<0.05)。
2.3三丁酸甘油酯對斷奶仔豬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結果見表4。
表4三丁酸甘油酯對斷奶仔豬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指 標 |
對照組 |
試驗Ⅰ組 |
試驗Ⅱ組 |
尿素氮(BUN, mmol/L) |
3.45±0.13 |
3.56±0.43 |
3.53±0.33 |
總蛋白(TP,g/L) |
45.03±4.10 |
45.83±4.92 |
45.89±4.35 |
球蛋白(GLO,g/L) |
12.53±2.50 |
13.07±1.10 |
13.21±1.38 |
球蛋白/總蛋白(GLO/TP) |
0.28±0.05 |
0.29±0.04 |
0.29±0.04 |
谷丙轉氨酶(ALT,U/L) |
44.03±9.35 |
43.33±8.33 |
43.18±8.36 |
谷草轉氨酶(AST,U/L) |
70.66±16.50 |
70.33±8.39 |
70.21±8.56 |
堿性磷酸酶(AKP,U/L) |
300±97.53 |
268.67±89.61 |
256.35±90.32 |
指 標
對照組
試驗Ⅰ組
試驗Ⅱ組
尿素氮(BUN, mmol/L)
3.45±0.13
3.56±0.43
3.53±0.33
總蛋白(TP,g/L)
45.03±4.10
45.83±4.92
45.89±4.35
球蛋白(GLO,g/L)
12.53±2.50
13.07±1.10
13.21±1.38
球蛋白/總蛋白(GLO/TP)
0.28±0.05
0.29±0.04
0.29±0.04
谷丙轉氨酶(ALT,U/L)
44.03±9.35
43.33±8.33
43.18±8.36
谷草轉氨酶(AST,U/L)
70.66±16.50
70.33±8.39
70.21±8.56
堿性磷酸酶(AKP,U/L)
300±97.53
268.67±89.61
256.35±90.32
注:同行數據肩注標注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 05="" p="">0.05)。
由表4可知,與對照組相比,添加0.08%、0.15%三丁酸甘油酯堿性磷酸酶分別降低了10.44%和14.55%,但均未達到顯著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兩試驗組尿素氮、總蛋白、球蛋白均有所提高,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有所降低,但均未達到顯著性水平。
3討論
3.1三丁酸甘油酯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大量研究表明仔豬斷奶后會出現一系列應激反應,絨毛萎縮、隱窩深度增加、生長遲緩、腹瀉率劇增等(Hornich等,1973;Gay等,1976; Kenworthy, 1976; Hampson, 1986; Miller等,1986; Cera等, 1988; Kelly等, 1990)。本試驗研究表明,添加0.08%三丁酸甘油酯與0.15%三丁酸甘油酯,對斷奶仔豬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無顯著影響,但是對控制斷奶仔豬腹瀉率效果均顯著,而且添加0.15%三丁酸甘油酯降低腹瀉率效果更為明顯,這表明添加三丁酸甘油酯能夠緩解斷奶應激,維持腸道健康。
3.2三丁酸甘油酯對斷奶仔豬腸道結構的影響
韓正康(1993)指出:小腸是消化道內營養物質吸收和轉運的主要部位,吸收是小腸絨毛的主要功能,腸腺則具有分泌能力,所以動物小腸黏膜結構的良好狀態是養分消化吸收和動物正常生長的生理學基礎。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反映了腸道的功能狀況。絨毛高度與絨毛上皮成熟細胞數量呈顯著相關,只有成熟的絨毛上皮細胞才具有養分吸收功能。Hampson(1986)認為,隱窩深度增加表明絨毛上皮成熟細胞減少。 絨毛高度/隱窩深度的比值常??梢哉f明小腸上皮細胞更新代謝程度,可綜合反映小腸的功能狀態。比值下降,表示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常伴隨腹瀉的發生。比值上升,消化吸收功能增強,腹瀉率下降。
本試驗通過觀察斷奶仔豬腸道結構,結果表明添加0.08%三丁酸甘油酯,空腸和回腸段,絨毛高度、隱窩深度、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比值均變化顯著。添加0.15%三丁酸甘油酯,十二指腸、空腸、回腸段,絨毛高度、隱窩深度、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比值均變化顯著。這進一步說明添加三丁酸甘油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小腸黏膜的發育,增強小腸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斷奶仔豬腹瀉率。這與三丁酸甘油酯的作用機理有關,三丁酸甘油酯是由丁酸和甘油酯化而成,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三丁酸甘油酯分解為兩分子丁酸和一分子丁酸甘油一酯,丁酸能快速為腸黏膜細胞提供能量,修復各種應激引起的腸黏膜損傷有關,而丁酸甘油一酯能夠直達后腸,在后腸微生物的作用下發揮功效,三丁酸甘油酯從而可以貫穿整個腸道,全面防護腸道健康Piva(2002)。
3.3三丁酸甘油酯對斷奶仔豬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尿素是仔豬含氮物質代謝的主要終產物。許多以健康仔豬進行營養代謝的研究均把血清尿素氮作為動物體內蛋白質代謝和日糧氨基酸平衡狀況的較為準確的反映指標(Borg等,1987)。從本試驗的結果看,對照組尿素氮略有降低,這可能是由于斷奶應激,平均采食量下降,攝入總氮降低引起的。
仔豬的血清蛋白(TP)是機體蛋白質的一個來源,用于修補組織和提供能量。球蛋白(GLO)來源于漿細胞的分泌,能反映仔豬的抵抗力。本試驗兩試驗組總蛋白與球蛋白均有所提高,說明添加三丁酸甘油酯能提高斷奶仔豬免疫力。
仔豬斷奶引起的實質性器官組織細胞膜損傷、膜內功能膜的釋放會導致相應酶活性升高。從本試驗的結果來看,兩試驗組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堿性磷酸酶的活性均有所降低,這說明添加三丁酸甘油酯有利于保護腸道健康,減輕斷奶應激引起的腸黏膜損傷。
4 結論
添加三丁酸甘油酯可以提高斷奶仔豬小腸絨毛高度、降低腹瀉率、提高免疫力,添加0.15%三丁酸甘油酯效果更為顯著。
文章來源:楊玲. 三丁酸甘油酯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腸道結構和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飼料工業 2012年S1期.